如果说,小蜜蜂、派单、截客是开发商推销楼盘时比较传统的“三板斧”,那么微信、淘宝、打车软件,几乎成了开发商推销楼盘的“新三俗”。
的确,这真是一个言必称“互联网+”的年代。哪家楼盘没有这么几个号称互联网的手段,都不好意思出来混江湖。那么问题来了,“新三俗”真的有效吗?
新三俗之一:自媒体微信
规定动作,效果不明
到底怎么把互联网思维用到卖房子上去,杭州的每家开发商都多多少少有着自己的经验。
首当其冲,当然是微信。翻翻杭州目前的在售楼盘,基本上所有项目都有自己的微信公共账号。如果是大品牌的开发商,旗下十多个项目,几乎每个项目都有一个微信公号。“现在公司给的推广费用只有那么点,我们项目上总要有渠道发出声音的,算来算去只有弄个微信最省钱。”目前正值推广期的一家开发商销售负责人说,“我们项目微信公号做了两个多月,粉丝刚刚1000个,每条微信的阅读率都不高,效果真的很难评估。”
记者翻了翻在售楼盘的微信公号,基本上阅读量都只有100左右,要达到上千的阅读量,除非是有一些赠送礼品的活动。只有绿城、万科等大开发商微信的阅读量能上千,但影响力集中在业内。
新三俗之二:淘宝
网络众筹,赚个人气
在杭州,最先在淘宝开出店铺的要数万科。早在2011年,杭州万科就在淘宝开出了“杭州万科品牌馆”,不过直到今年4月份,才真正开始有人负责运营。
“之前也没有更多的关注,现在算是真正运营起来了。”杭州万科内部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一个月万科淘宝店铺的确实有成交,主要集中在七贤郡、西庐、北宸之光这些续销盘上。另一开发商认为,淘宝也是个工具,但很难说这些客户就是从淘宝上引流过来的。
实际上,杭州万科在淘宝的这些玩法还较为传统。绿城最近在搞的杨柳郡众筹,则更为新颖。
据成交记录显示,短短不到半个月时间,杨柳郡淘宝店铺就有2635条众筹100元的成交记录,不管效果怎么样,但起码足够吸引了眼球。即使是冻结5万元的方案,也已经有了867个成交记录。
“到底转化的系数怎么样,现在没有开盘还不好说,但是就我们这个项目来说,整体的推广调性和楼盘定位,是非常相符的。”杨柳郡项目总经理任晓峥说,这种方式最大的优点是简单高效。
当然,杨柳郡众筹的热度,跟绿城品牌和产品,以及媒体的热炒有很大关系,换了其他楼盘,就未必有这么多人关注。
网上众筹,似乎正在大牌开发商里流行着。淘宝的杭州龙湖品牌馆也在今年推出,奥体板块的春江悦茗,也在玩100元众筹,套路和杨柳郡基本一致。
新三俗之三:打车软件
代替传统看房团
快的、滴滴、UBER,在瓜分打车市场的同时,也正在和开发商无限接近。
在前段时间的房交会期间,绿城就和UBER搞起了绿城高管开UBER的活动。一段广为流传的视频是,这些高管的私家车上被安装上了摄像头,卖力开车的同时还同时推销着自己的项目,其中不乏项目总甚至是集团营销总。
“刚上车,这个司机就给我们做了自我介绍,说自己是绿城集团的。”一位打上绿城高管UBER的年轻人兴奋地说,这位高管文质彬彬,年轻斯文,态度非常好,“他还问我们知道不知道绿城最近有什么动作,给我们做了详细介绍,最后给了名片,说如果买杨柳郡,可以找他打折。”
其实,不管当天绿城高管究竟卖出了几套房子,但起码在传播上,绿城赚足了眼球。
把UBER和楼盘绑在一起的,本报应该是最早的尝试者之一。今年3月,本报和UBER合作,推出豪车看房团,看房客使用UBER提供的优惠券,到本报指定的几家楼盘免费看房。
此后,更多的开发商在和打车软件合作时,都将他们作为一个带客看房的渠道。城西一家高端楼盘,就将传统的看房团,演绎成为UBER司机带看房。“带来的客户还是有的,有些甚至是UBER司机对我们楼盘感兴趣。”这家楼盘的营销负责人说。
记者手记:免费的诱惑
至少到目前,我还并没有从这些号称互联网卖房手段中看到特别大的新意。
将房地产插上互联网的翅膀,最开心的估计应该是这些互联网公司,既挣到了名,又让更多的人使用了自己的平台。
确实,免费的诱惑是大的。开个淘宝店免费,申请个公共账号免费,通过叫车软件叫个车,也不用提前支付费用,所以从目前来看,前期投入都不大,在营销费用一再压缩的时候,似乎是个不错的通路。
效果如何,该如何评估,其实大家心里都有一笔账。一位在淘宝开店的商家说,虽然开店免费,但是在网络上的引流费用却花了木佬佬,“互联网是海量信息,人家为什么要到你这里来买?”
“从效果评估来说,肯定是大众传播渠道最好,可是老板不给钱,我们也没办法。”一位多年从事营销工作的开发商人士说,当一个免费渠道和一个收费渠道放在公司决策层面前,在费用压缩的情况下,大家自然而然的就选择免费的渠道了,“反正前期不要钱,做了再说。”
在淘宝开了品牌馆的开发商也坦言,在淘宝认筹的客户,还是到了案场才知道有这么一个认筹途径,“因为我们没有宣传过,购房者不知道我们这里还有店铺。”
在一个言必称互联网思维的年代,或许这也算是赶个时髦吧。(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