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2015年杭州楼市比作一场马拉松的话,那么当7月1日零点的钟声敲响,楼市已跑完半马。据透明售房网数据统计,截至6月30日,上半年杭州主城区二手房成交21651套(不含大江东区域),创9年以来同期主城区二手房成交量新高。
成交量突破2万套
超过了疯狂的2009年上半年
透明售房网数据统计,2015年1月1日至6月30日,杭州主城区二手房共计成交21651套,较去年同期涨了120%,甚至高于疯狂楼市的2009年上半年成交量,比当年同期高出784套。今年上半年日均成交120套,二手房成交几乎天天破百的节奏。
从月成交来看,4、5、6月是成交爆发期,每个月二手房成交量均突破4000套。其中, 4月主城区二手房成交量创下了2009年至今6年以来同期最高,共计成交4967套。
上半年的二手房市场给出了漂亮的成绩单,主要是因为“330新政”刺激。“330”新政指,3月30日开始,营业税全额免征时间由5年缩短至2年;二套首付最高6成降低到4成。该政策被业内称为撬动改善需求的重大利好。就在新政发布后第二天,主城区二手房成交了220套,为3月二手房成交量最高的一天。随后政策影响持续,二手房成交一路走高。
不过,成交均价却未爆发式上涨。半年内,二手房成交均价涨幅不到1000元/平方米。
优质学区、地铁、小户型
这样的次新房最受捧
值得一提的现象是,二手房成交前十榜单上的常见面孔——翠苑、朝晖、德胜已找不到踪影。上半年成交前十小区中,没有一个是以上小区。取而代之的是近几年交付的次新房,其中东方郡以184套成交量排名第一,平均一个月成交31套,每天成交一套。
近两年来,东方郡二手房成交量屡次冲进前三。为什么这个滨江楼盘如此受欢迎?小区出门就是地铁口,属江南实验小学学区,是50万平方米的大型社区,户型以90平方米的两房或三房为主。楼盘叠加了市场热捧的几大元素:优质学区、地铁、小户型。这是85后、90后的购房指标,也是二手房市场需求新风向标。
今年上半年成交前十排名中,有5个位于下沙沿江区域,伊萨卡国际城、多蓝水岸、世茂江滨花园、保利东湾、海天城。这些小区具有共性:都是在楼市投资风盛行的2009年、2010年推出的房源;均为两三千户以上的大楼盘;投资客占比高,挂牌出售房源多。区域内资深经纪人透露,下沙沿江板块楼盘中,温州、台州投资客最多,有些投资客“抱团”买了十多套,只要有其中一个卖房,其他人也会跟风把房子卖掉。房子一多,价格就低。以上5个小区四五年房价没有涨过,大户型成交均价9000元/平方米左右,小户型10000元/平方米,一套小户型总价百万内,对刚需人群来说,很有吸引力。另外,地铁一号线延伸段通到下沙沿江区域,最快在今年年底开通试运营。地铁元素也给区域二手房加分不少。
成交前十小区,3个有优质学区,比如金地自在城、文鼎苑、东方郡分属于区域内热门学区。
而老小区则因户型、物业无法满足年轻人需求,仅凭地段,难再吸引大量购房者。
改善房、学区房带动成交热
一套房引来四百组客户
营业税免征门槛从5年变为2年,使改善需求被激活。
我爱我家数据统计,4月份,90平方米~140平方米面积段的二手房成交量,占总成交量的27%,比以往有明显提高。其中,120平方米以上占比比3月上涨了1.88%;而5月份,这个面积段的占比再度比前一个月上涨了1.64%。
四五月份也是学区房的成交旺季。二套房贷降低门槛,使学区房热更升温。四五月份,成交前十小区或者成交单价最高的十套二手房中,学区房占比达40~60%。5月份,杭州各城区学区划分先后出炉,学区房更加抢手,甚至出现了四百人争抢一套房的壮观场面。比如,5月份,成交了一套文二新村25.6平方米的学军小学学区房,当时房子挂牌后,看房超级火爆,在挂牌4小时后火速成交,经纪人带看客户达400组。
由此可见,改善型和学区房的急速释放,加速了上半年市场的升温。
成交再好,价格难涨
一位开发商曾这样评价杭州楼市:杭州楼市“高敏感、高波动”,购房者对政策的敏感性和市场变化的反应非常快。因此330政策出台后,杭州楼市成交迅速上升。新房、二手房同时发力。
但是我们也注意到,尽量上半年二手房成交量创下9年新高,成交价格却没有明显上涨。这是因为楼市的高库存压力还在,而现在的二手房已经很难独善其身,与新房划清界限了。更多的情况是同一区域内,二手房还要与在售楼盘同时进行PK。在多数楼盘仍“以价换量”的营销策略下,同区域的二手房要涨价也很难,因此,二手房也只能选择不涨价,呈现“量升价稳”的态势。(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