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导读:
1、二季度月成交连连破万,上半年成交大涨的背后预示着什么?
2、房企TOP10门槛提高了多少?
3、金额TOP10的“新进者”是谁?“出局者”又是谁?谁是黑马?
4、谁卖得最多?
文/住浙网研究员 倪陈露
54357套,杭城八区(含萧、余,不含富阳,下同)上半年的成交套数,以压倒性的优势站到了杭州商品房历史上的成交顶峰。
这一数据,同比去年的27993套,增幅接近百分之百;就算是和大涨的09年(八区上半年销售套数为52553套)相比,也高出了近2000套。
成交大幅攀升的背后,此前销售一直低迷的改善、乃至豪宅房源放量明显,成为半年榜单“霸主”;绿城和滨江上半年销售额双双突破90亿元,同比翻了不止一番;房企TOP10门槛也从10亿升至15亿,既有新入围者,也有出局者……
上半年的杭州楼市,好不热闹!
与此同时,自2013年以来,库存量首次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八区库存在5月初摸高至16万套之后,目前已降至15.2万套。

7月,进入盛夏,杭州楼市下半场的号角也已经吹响。
无论如何,我们都有理由相信,上半场的结束已经奠定了杭州楼市回暖和复苏的基调。
二季度月成交连连破万,上半年成交大涨的背后预示着什么?
54357套,今年上半年杭州八区的成交情况,较去年上半年的27993套,上涨近一倍。上半年成交发威的背后,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1、 二季度月成交均破万。
4、5、6月杭城八区的商品房成交量分别达到了11434、12957、12511套,均超万套。在这之前,杭州商品房历史上仅有6个月份成交量破万,而今年已经连续三个月份创下记录,接下来这样的趋势很有可能延续,成交破万套或渐成常态。

2、 改善型房源走俏,成交均价同比去年有所上涨。
2015年上半年杭州楼市商品房成交金额TOP10
排名 | 楼盘名称 | 成交套数 | 成交金额(亿) |
1 | 武林壹号 | 141 | 33.16 |
2 | 滨江·钱塘印象 | 207 | 18.31 |
3 | 绿城·运河宸园 | 545 | 15.09 |
4 | 绿城·西溪诚园 | 378 | 13.4 |
5 | 龙湖·春江郦城 | 426 | 12.74 |
6 | 和家园 | 337 | 11.94 |
7 | 万科大家·钱塘府 | 352 | 11.67 |
8 | 西湖国贸大厦 | 64 | 9.78 |
9 | 黄龙金茂悦 | 365 | 9.74 |
10 | 武林外滩 | 86 | 9.2 |
今年以来,受到330新政,以及一系列降息、降准等利好消息的刺激,改善型市场率先回暖,且趋势非常明显:武林壹号、钱塘印象、运河宸园、春江郦城、和家园等一系列楼盘的热销,已经完全佐证了这个观点。
从成交金额TOP10的榜单来看,除了国贸大厦一个商业项目外,其余上榜楼盘无一例外都是改善型房源或者豪宅。
与此同时,八区半年成交均价也从去年的15497元/㎡涨至今年的16240元/㎡,主城区成交均价则从21529元/㎡上涨至21967元/㎡。可以发现,有涨幅,但涨幅并不大。

也就是说,在改善、乃至豪宅市场成交量以较去年同期翻倍趋势增长的同时,某些区域、楼盘的价格依然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割肉出货的现象依然存在。
有市场人士认为,区域之间、楼盘之间的价格分化会在下半年依旧存在,某些板块依旧“吃力”。
3、库存企稳、或进入下降通道。
截止6月30日晚,杭城八区的商品房库存量为15.2万套。而在今年四月底、五月初,库存曾接近过16万套的高位。
目前15.2万套的点位,是自2013年以来,八区库存首次下降幅度达到了4%以上。
虽然加上隐性库存,杭州楼市的存量依然不容乐观。但伴随着成交的持续放量,库存的下降趋势有望越来越明显。
房企TOP10门槛提高了多少?
2015年、2014年上半年杭城房企成交金额TOP10对比
(注:红色为“新进”TOP10房企,绿色为“出局”TOP10房企)
类目 | 2015年上半年 | 2014年上半年 |
排名 | 房企 | 成交金额(亿) | 企业 | 成交金额(亿) |
1 | 绿城 | 90.9 | 万科 | 32.67 |
2 | 滨江 | 90.49 | 滨江 | 32.36 |
3 | 万科 | 60.69 | 绿城 | 28.06 |
4 | 龙湖 | 25.99 | 龙湖 | 18.02 |
5 | 融创 | 20.47 | 溪上鼎园置业 | 16.69 |
6 | 九龙仓 | 18.07 | 绿都 | 13.88 |
6 | 中国铁建 | 15.78 | 泛海建设 | 13.07 |
8 | 顺发 | 15.43 | 世茂 | 12.53 |
9 | 宋都 | 15.08 | 融创 | 11.44 |
10 | 金地 | 14.98 | 联合 | 10.42 |
15亿,是今年上半年杭州房企销售金额TOP10的入场券,这张入场券的最高“售价”,接近91亿;而在去年,前者金额仅仅为10亿,后者则为32.7亿元。
也就是说,想要进入杭州楼市TOP10,最低门槛已经提高了5亿元。
高处不胜寒,前三甲的争夺更是激烈。
去年,排名第三的绿城销售金额为28亿,这一销售额在今年可以排到第四。然而,我们并不能被这样的“假象”所迷惑。
要知道,今年排名第三的万科销售额达到了60.1亿元,与第四拉开了超过一倍的差距。
前三甲的门槛,从28亿提高到60亿,整整提高了一倍;而销冠的销售额,从32.7亿提高到了90.9亿,差距拉大了近两倍。
以去年和今年上半年的成交金额TOP10榜单对比来看,九龙仓、中国铁建、顺发、宋都、金地,成为了新一轮的“新进者”,而绿都、世茂、联合等房企则未能在今年上半年蝉联销售金额TOP10。
金额TOP10的“新进者”是谁?“出局者”又是谁?谁是黑马?
2015年上半年杭城房企成交金额TOP10
排名 | 房企 | 成交套数(套) | 成交面积(万方) | 成交金额(亿) |
1 | 绿城 | 2827 | 34.82 | 90.9 |
2 | 滨江 | 2111 | 29.83 | 90.49 |
3 | 万科 | 3216 | 30.98 | 60.69 |
4 | 龙湖 | 955 | 11.75 | 25.99 |
5 | 融创 | 695 | 9.17 | 20.47 |
6 | 九龙仓 | 489 | 6.16 | 18.07 |
6 | 中国铁建 | 996 | 9.63 | 15.78 |
8 | 顺发 | 703 | 8.79 | 15.43 |
9 | 宋都 | 1245 | 12.83 | 15.08 |
10 | 金地 | 621 | 7.84 | 14.98 |
也许杭州楼市前三甲由绿城、滨江、万科包揽,是谁都能猜到的事。
但在这之前,或许没有人会想到杭州楼市半年销冠竟然可以卖到90个亿;更没有想到的是,90个亿以上的销售额,有两家房企!他们之间的差距,还仅仅是两三套武林壹号的“寰幕”销售金额而已。
绿城和滨江,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新进者”。要知道,去年半年销冠是由万科执掌的,当时的销售额为32亿元。今年绿城、滨江上演了绝地反击,与第三名开始的房企拉开了至少30个亿的差距。
这里,改善型房源的发力,无疑是这两家本土大佬找到的最坚实的爆发点之一。
万科的排位虽从第一跌至第三,但销售也有接近一倍的上涨,上半年完成了60.7亿元的网签数据。
龙湖依旧是万科之后,排位第二的外来房企,不同的是,其半年销售额同比去年,从18亿上涨到了26亿。
2015年、2014年上半年杭城房企成交金额TOP10对比
类目 | 2015年上半年 | 2014年上半年 |
排名 | 房企 | 成交金额(亿) | 企业 | 成交金额(亿) |
1 | 绿城 | 90.9 | 万科 | 32.67 |
2 | 滨江 | 90.49 | 滨江 | 32.36 |
3 | 万科 | 60.69 | 绿城 | 28.06 |
4 | 龙湖 | 25.99 | 龙湖 | 18.02 |
5 | 融创 | 20.47 | 溪上鼎园置业 | 16.69 |
6 | 九龙仓 | 18.07 | 绿都 | 13.88 |
6 | 中国铁建 | 15.78 | 泛海建设 | 13.07 |
8 | 顺发 | 15.43 | 世茂 | 12.53 |
9 | 宋都 | 15.08 | 融创 | 11.44 |
10 | 金地 | 14.98 | 联合 | 10.42 |
融创一直以来都在诠释着“黑马”二字,而这种劲头在今年上半年表现的尤为明显。其以20.5亿元的销售额排名外来房企第三,总榜单第五,而去年上半年融创的销售额仅仅为11.5亿元,排名第九。
从今年TOP10榜单消失的房企,主要是绿都和世茂。去年上半年这两家房企的发力多倚靠旗下项目低价走量,而今年这些项目剩余可售货值已较少。
而九龙仓、中国铁建、顺发、宋都、金地,则成为了又一轮的“新进者”。九龙仓旗下的碧玺和钱塘明月、中铁建的江南国际城、顺发的江南丽锦、宋都的晨光国际、金地天逸和申花里等等楼盘的走俏,都是上述房企进入前十强的有力筹码。
谁卖得最多?
鉴于上半年改善型房源和豪宅的发力,单从金额一个维度很难看清杭州楼市上半年的格局。说完销售额,我们再来看看上半年的销售量。
2015年上半年杭城商品房成交套数TOP10
排名 | 楼盘名称 | 成交套数(套) |
1 | 万宝城 | 1129 |
2 | 华元·欢乐城 | 979 |
3 | 滨江·万家名城 | 712 |
4 | 欧美金融城(EFC) | 700 |
5 | 绿都·御景蓝湾 | 637 |
6 | 新世界·琅琴湾 | 560 |
6 | 绿城·运河宸园 | 545 |
8 | 杭州新天地 | 497 |
9 | 万科·金辰之光 | 494 |
10 | 良渚文化村 | 481 |
从单盘方面来看,位于临平山北的万宝城以1129套的成绩夺冠;华元欢乐城紧跟其后。
比较亮眼的住宅项目,是万家名城和欧美金融城,这两个项目分别以712套以及700套的成绩分列第三、四位,续销能力强劲。
在销售金额和销售套数上双双上榜的项目有运河宸园,作为一个改善型楼盘,运河宸园的均价在2.9万元/㎡左右,上半年能够销售五百余套房源,可见市场认可度较高。
2015年、2014年上半年杭城房企成交套数TOP10对比
(注:红色为“新进”TOP10房企,绿色为“出局”TOP10房企)
类目 | 2015年上半年 | 2014年上半年 |
排名 | 房企 | 成交套数 | 企业 | 成交套数 |
1 | 万科 | 3216 | 万科 | 1734 |
2 | 绿城 | 2827 | 绿都 | 1423 |
3 | 滨江 | 2111 | 滨江 | 1088 |
4 | 宋都 | 1245 | 溪上鼎园置业 | 1004 |
5 | 华元 | 1036 | 龙湖 | 946 |
6 | 中国铁建 | 996 | 绿城 | 901 |
6 | 赞成 | 971 | 世茂 | 754 |
8 | 龙湖 | 955 | 东海 | 575 |
9 | 德信 | 833 | 华元 | 482 |
10 | 世茂 | 820 | 德信 | 454 |
从房企榜单来看,中国铁建和赞成,在上半年的销售量中脱颖而出,成为今年上半年TOP10榜单的“新进者”,而本土房企绿都和东海从上半年销售套数TOP10榜单中“消失”。
另外,华元、赞成、德信、世茂这四家房企,虽均未进入销售金额的TOP10,但在成交套数榜单中都有一席之地。
特别是华元,排名达到了第五位。华元上半年有过几波降价措施,从销售量上来看,这样的走量行为还是获得了一定的成效。
值得一提的是,绿城今年上半年的销售量较去年同比有了较大程度上的改善,虽然绿城去年上半年的销售金额能够排到第三,但销售套数仅排名第六,今年已跃升至第二位。
万科延续去年的销售量冠军,今年上半年依旧在销售套数上夺冠。上半年销售量达3216套,与第二名绿城的销售套数差值接近400套。
也就是说,在万科擅长的刚需或者说改善领域,其在上半年的成绩还是非常亮眼的,在万科和绿城之间的销售金额差距达到30个亿的背景下,万科却依然能够在销售套数上反超绿城。
万科与绿城、滨江之间销售金额、以及销售套数的差值关系,也从侧面反映出,上半年,杭州楼市的改善、豪宅市场的需求有多旺盛。
半年榜单中,市场已经明确无误地展现出了需求所在,谁有“弹药”供给、谁能抓住机会,或将决定谁与争锋2015年度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