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还不够规划有很多 城东新城商业配套上马在即

即将开盘的杭州港龙城,最近人气一直都非常不错,前来看房的有不少是周边的居民。一个商业项目为何能在周边居民中有如此高的人气?

原来,不少居住在城东的业主,认为城东的商业配套实在太少了,这对他们的生活来说非常不方便。现在,港龙城和西子国际成了他们眼中的“救命稻草”,就等着这两个项目投入使用了。

实际上,记者了解到,城东新城本该是杭州商业综合体规划最多、最完善的一个区域,但不知何故,却成了业主眼中“没有商业配套”的区域。

目前商业氛围还不是很浓厚

“买房子的时候,开发商说周边商业怎么怎么丰富,感觉步行10分钟都能走到一个商业综合体里去。可是我现在都住过来这么长时间了,周边还是没有一个大型商场开业。想逛个街、吃个饭都要跑去万象城,一点都不方便。”说这话的,是城东新城某小区的一位业主。

她告诉记者,自己是在2014年的年中搬到新房里来的。可是入住了一年后发现,家的周围基本没有什么可以逛街的地方,这让爱逛街的她,感觉十分不便。

记者也去实地探访了一下。目前,虽然小区的整体环境都比较不错,但是出了小区还是给人一种比较冷清的感觉,只有车子从眼前不断开过,几乎没有停歇。走出小区之后,除了路边一些零星的小店和超市,周边就基本没有什么商业配套了。若想去一个大一点的商业综合体吃饭休闲的话,目前可选的就是钱江新城的万象城和中大银泰城,自驾车车程分别20分钟和15分钟。

这样的情况,不仅这一个小区面临,整个城东新城的住宅小区,都有这个问题。

前两年城东新城规划利好不断,开发商拿地热情高涨。潜力巨大的城东,成为各大房产巨鳄相争的要地,包括滨江、德信、天阳、新天地、华润、淮矿、远洋等开发商,都已在城东新城布局。其中,淮矿项目的楼面价已经达到了14711元/平方米。

按照城东新城目前的住宅开发量来看,未来一段时间内,板块内会有大量房源将陆续交付使用。届时,尚未完善的商业配套,或为这些住宅项目的业主带来一定的不便。

商业规划最多的区域之一

看似没有叫得上名的商业综合体的城东新城,其实是杭州商业规划最多的一个区域之一,城东新城的商业规划,也多次被各类媒体争相报道。

据悉,2006年时,杭州正式开始实施“决战东部”战略,拉开东部城市建设发展的序幕。根据政府的规划愿景,城东新城将建设八大城市综合体,体量占据城东新城三分之一的土地。根据规划,在城东新城,包括地铁上盖综合体、高端写字楼、五星级酒店等20多个商业项目,其中体量10万平方米以上的项目10个,体量20万平方米以上的项目有5个,总体量约有240万平方米,相当于6个城西银泰。

早期有媒体报道称:“预计到2017年,城东新城将形成浓厚的商业氛围,就像一座城西银泰养活了申花板块一样,大型商业的投入使用,将迅速为杭州东部注入活力,为附近居民创造便捷、多元的时尚生活圈,使城东成为可以媲美上海浦东、徐家汇的繁华之城。”

但是,实际动工的项目却不多。

目前,动作最快的可能就是地铁彭站附近的杭州港龙城商业广场。据悉,项目预计本月开盘,目前已处于认筹阶段。根据规划,杭州港龙城将引入欧尚、中影等主力商家,另有名品购物中心、世界500强大卖场、星级影院、家电数码广场、品牌餐饮、休闲娱乐、儿童主题商城、商务办公等8大人气业态,总体量达到25万平方米。

此外,天城路南侧的东站西子国际,也已经在建设过程中,项目主体预计今年年底结顶。根据规划,西子国际总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其中商业面积8万平方米。地下一层是以永辉超市为主的商业。A座为大型商业、中影影城、KTV、电玩。B座为教育城。C座为商务酒店、新开元餐饮等。置业顾问告诉记者,项目尚未开盘,具体开盘时间也没有确定。不过按照目前的工程进度来看,2017年应该可以开业。

至于其他项目何时能投入使用,仍不得而知。一位在城东居住了三年的先生告诉记者,“去年上半年的时候有些工地的确有工程车进出,但是下半年好像就停下来了。”至于是什么项目,这位先生表示很多项目外面有好多围挡广告,他也搞不清哪块地是哪个项目的。

除了商业综合体外,城东新城的写字楼情况更为尴尬。按照本来的规划,城东新城将有好几个成片的商业集聚区,其中几幢写字楼都效仿上海陆家嘴等高端写字楼区,设有风雨连廊或地下通道,方便各写字楼间的工作人员来往。

但是,现实情况确是由于各写字楼开工建设时间不同,已经建好的几幢写字楼零星分布,想要建风雨连廊也没有楼和他们连接。更为麻烦的是,这些已经建好的写字楼的招商入驻情况也不太理想。

记者从透明售房网上看到,已经交付的太平洋银座,和今年底将交付的富亿NEO中心,分别只售出了16套和27套。

部分新增商业综合体被叫停

去年,克尔瑞信息集团研究中心的一份报告显示,在2005年至2010年期间,全国18个重点城市的城市综合体面积增加了5355万平方米,较前一个5年,城市综合体的增量翻了6.4倍。预计到2015年,即将入市的综合体体量将达到16437万平方米。

杭州的商业现状,无疑是全国综合体疯狂建设的一个缩影。2008年时,杭州曾提出建设100个城市综合体的概念,因此也开启了随后的商业项目出让狂潮。

疯狂而无规律的建设,可以说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去年6月16日,在杭州市政协会议中,杭州市发改委明确提出,杭州的商业综合体开发要回归理性,优化布局。具体而言,杭州将禁止城北(运河新城)与城东新城新增大型商业综合体开发,对局部过度饱和区域进行严格控制。

可见,政府认为,城东新城已经是一个商业综合体“过剩”的区域了。

一边是政府认为过剩,一边是居民认为配套不足。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曾任职城东新城某住宅项目的营销总监认为,城东商业过剩的主要原因还是没有足够的支撑力。“当时拿地的时候过度消费了高铁、地铁的‘双铁’效应,事实上这么大体量的商业项目,整个城东新城并没有充分的能力来消化。”

在透明研究院院长方张接看来,综合体本身是需要依赖成熟的居住区的。“城东新城除商业之外的其他配套,诸如教育、医疗等都没有到位,所以整体氛围不是很好,这也是导致了综合体一直未能推进的原因之一。”换言之,城东新城的住宅和商业,进入了一个“没有商业我就不住过去”和“没有人群我就不开业”的不良循环中。

此外,业内人士认为,另一个原因还是“知名商业综合体”不够。在居民对商业配套要求日益提高的今天,没有知名的商业综合体,就相当于没有综合体。老百姓对那些似是而非的伪综合体并不买账。(今日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