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住浙网 艾维
这两天,深圳喜获政策大礼包而刷屏。深圳的房价,是不少杭州人关心的,尤其这两年杭州经济发展势头喜人,新进人口高居全国首位,就有人大胆假设:杭州房价能不能赶上深圳?
个人觉得,在没有重大变量的情况下,杭州房价10年之内都赶不上深圳。道理很简单,杭州在发展,深圳也在发展,最后比拼的是加速度,就像中国GDP增幅近20年碾压美国,这才有希望在2030年前总量上超越美国。
而GDP的增速,杭州并不乐观,看下图——
近两年杭州的GDP实际增速都低于7%,同时,据报道深圳未来五年的GDP增幅均在6.5%左右。截止到2019年末数据,深圳杭州的GDP相差1.1万亿多,以这个增速去赶超深圳,路漫漫其修远兮。
有人要反对了:我们预测的是房价,并不是GDP。但两者是正相关的,虽然GDP高的地方房价不一定高,房价高的地方都是GDP高的,譬如北上广深就是国内城市经济总量第一梯队的BIG4,杭州、苏州、南京、宁波也是万亿俱乐部的,GDP总量是当地房价起跳的必要条件。
那是不是没啥好讨论的了,也不尽然。现在各地在制订“十四五规划”,今年是“十三五”的最后一年,以这一年为锚定点,截止到9月底,深圳新房的均价是6.18万/元/㎡(中国房价行情网数据)。我们可以讨论5年后,杭州的房价能不能达到这个水平。
如果再明确一些,就是问,5年后杭州住宅均价能不能达到6万元/㎡?
PART 1
其实是田忌赛马。
深圳的新房数据包括福田、南山、宝安区,也涵盖罗湖、盐田和大鹏新区,本文员主要讨论的是杭州八区,即主城区+萧山、余杭,没有把不限购的临安以及富阳区算进来。
目前的数据是:(数据来源:瑞达斯)
重点看第2列、第4列的最新数据,后者如果要达到目标值,需要5年内实现82%的增幅,算下来,每年的复合增长率不低于12.2%,在当下“房住不炒”的调控基调下,这个目标显然难以达到。相反,即便按照5%的默许范围,主城区在5年后也能达到5.77万元/㎡,考虑到实际涨幅,摸高6万元/㎡是大概率事件。
问题是,限价下的新房价格是失真的,如此静态推演,不考虑市场的博弈变数,舍掉最让人兴奋和不可预测的部分,显然也不是这篇文章的出发点。
未来五年,杭州楼市要看三个变量:1. GDP增速;2.土地出让量;3. 人口净流入数量。很契合任泽平的那句话,楼市短期看政策,中期看土地,长期看人口。
毕竟,发展才是硬道理!新进人口的自住需求、原有人口的改善需求以及适量的资产配置综合作用下,推高楼市才是正道。相反,靠热钱、靠杠杆把楼市炒高,最终还是会慢下来、会还回去的。
PART 2
了解一下深圳的楼市。
深圳作为特区,房价十年涨了1.5倍,四十年里特区房价涨了多达59倍。
数据显示,截止到9月底,深圳目前的新房均价为61830元/平,而十年前,深圳新房均价大约在2.5万/平左右,十年涨幅约150%。
再把时间线拉长一点,从1981年试点商品房算起的话,深圳从最开始“南海边渔村”房价的1000元/平米,到今年9月新房均价的61830元/平米,累计上涨近59倍。这涨幅,全国没朋友!
图源网络
深圳在房地产方面的涨幅秒杀全国所有城市。虽然GDP总量不如北京和上海,但深圳有自己的特区元素:
首先,深圳的发展只有四十年,时间最短,是最年轻也是发展最快的一线城市;
其次,在四大一线城市中深圳的国土面积最小,可利用资源也最少;
第三,在一线城市中深圳人口最少,2019年末数据统计深圳共1343.88万人。
深圳高房价背后:一边是新增人口,一边是产业加持,尤其是产业的配置和发展,值得包括杭州在内的绝大多数城市学习。
40年来,深圳诞生了在国内外都极有分量的高新企业,比如腾讯、华为、大疆、中兴、比亚迪等等。这些高新产业的聚集带来大量人口,同时也为楼市带来旺盛的需求。
深圳市常务副市长刘庆生表示:“高新技术产业、未来产业等符合深圳未来发展定位的产业,深圳非常欢迎,用地予以保证,要多少地满足多少地,要多少空间满足多少空间。”
深圳目前布局的产业用地范围有30平方公里,包括大鹏、坪山在内共有32个产业基地,这个数量还在增加,面积还将继续扩大。
这样求贤若渴,这样放水养鱼,深圳值得尊敬。
产业长青,人口常来,楼市不衰。
PART 3
来说说杭州。
和GDP总量、人口增量不同,各地对于房价上涨,态度是暧昧的,既不能停滞不前,又不能一飞冲天。因此,浸透种种算计和套路,要援引权威数据来佐证,会比较违和。
其实,一个城市的房地产变化其实就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变化,经济发展不起来,房地产也发展不起来。
写文章,又不能完全跟着感觉走,口号减破天,就像5年前大多数人叫着“沪市要到1万点”,然并卵!
研究员认为,杭州的优势在以下几点:
1.以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为龙头,占据了国内数字经济第一城的有利地形;之江实验室、西湖大学、阿里达摩院等科研机构组成了厚实、精锐的“冲锋队”。
2.未来科技城和滨江区的生物医药产业布局,形成了比较优势,生物医药产业和生活质量、老龄化社会息息相关,关注度居高不下;这些构成城西科创大走廊的骨架。
3. 人口增量第一城,这个头衔还会把持两三年,本质上是长三角和大粤湾的“二人转”,争夺创业人群和产业人群。
以及全国认可的营商环境,在城市公共管理上摸到了门道,出手漂亮。别小看这一点,有时会决定一家企业甚至一个产业的选择。
制图 陈明泉
变量上面,除了局部战争、金融危机这样的“黑天鹅”,最直接的就是推地量。
近三四年,杭州土地出让金均居全国前三,一来有亚运会这个“吞金兽”,二来开拓了萧山、余杭、临安这样的腹地,可推地数量大增,土地市场上涨声不断,“天时、地利、人和”俱在,各区市对于推地热情高涨。
接下去的五年,尤其是亚运会之后,推地量应该会总体收紧。但未来社区的高容积率,会带动城市规划向天空发展,住宅总体供应量不会明显下降。
研究员觉得,变量更在智慧经济。
智慧经济一体两翼: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物联网经济,包括眼下大热的集成电路,说实话杭州暂时都未形成优势,不过,国内其它城市也没有抢到高点。在这块最有想象力的产业集群上,依据“赢家通吃”的法则,一旦形成领军企业,就会转化为城市的比较优势,继而推动产业格局的变化。
之前,研究员提到了之江实验室、阿里达摩院、阿里云以及数量庞大的科研机构,这是杭州的科研底气,也是变量所在。
举个例子:发轫于疫情期间的杭州“健康码”,成为全国“现象级”的应用,累计打开次数百亿次。此疫之后奠定了杭州数字第一城的地位。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技术的广泛进入和应用,深刻改变了公共生活。
前不久的云栖大会上,阿里发布了云电脑和首款物流机器人“小蛮驴”,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尽管这款“小蛮驴”和眩目的无人驾驶还不能相提并论,但看着它有点呆萌地躲开前面的障碍物,在物流场景实现了无人驾驶,觉得也是蛮牛的。下一步,会在无人驾驶和物流网上,更进一步吧。
PART 4
说了很多产业的内容,大家会觉得烦:你是同意还是不同意,杭州房价5年内会上6万元/㎡?
概括一下:杭州GDP赶不上深圳,房价对位比较也力有未逮。但是房价摸高6万不是梦。
杭州房价如果聚焦主城区,尤其是在二手市场,成交均价5年内跨越6万元/㎡。不是吗?现在南星板块、钱江新城小户型的学区房单价轻松突破10万元/㎡,武林、申花、桥西、奥体板块的二手房价轮流听涨声,就连三墩北的小户型像万科西雅图,因为有星洲二小的加持,单价也突破了4.5万元/㎡。
全球货币放水+资产配置的潮流下,珍惜主城3万元/㎡的机会吧。
一个城市的气质很要紧。30年前和苏州并称时,杭州的城市气质是“人文+江南”,偏阴柔。
30年后,杭州贴上了“数字经济+科创+城市大脑”的标签,并在城市公共管理、社会治理理念得到了历练和成熟,经济总量和房价上涨,是水到渠成的事。
房价能不能“赶上深圳”,真那么重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