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好地研究院 钱贤强
目前市场中赞同以下说法的人多了起来:
“如果银行限贷不放松,如果金融对购房的支持不够,取消限购作用十分有限,目前较高的购房成本也是大家观望的主要因素。”
那么,今年以来,房地产的贷款到底状况如何呢?
我们发现,金融支撑正呈现回暖的趋势。根据央行近日发布的最新数据,5月人民币贷款增加8708亿元,同比多增2014亿元,环比多增961亿元,扭转了3、4月份连续两月的少增的局面。
5月的新高说明了什么?会不会对房地产市场带来影响呢?
2012-2014年人民币贷款新增变化情况

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从新增贷款的组成中去一探究竟:
1、定向降准有成效,资金主要流向企业。
4月25日,央行正式启动“定向降准”:下调县域农村商业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下调县域农村合作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粗略估算此次定向降准能够释放流动性超过1000亿元,从而为5月份新增贷款创同期新高创造了条件。
由于此次降准的出发点是为了支持实体经济,因此5月份流向企业的新增贷款占了64%,1-5月份则为67%;相应的,5月和1-5月住户贷款(即居民消费贷款,包括房贷)比重仅占36%和33%,去年同期住户贷款的比重分别为57%和41%,两者分别相差21和8个百分点。
一年之内如此大的“变脸”,说明在房地产市场风险凸显和政府窗口指导之下,银行从自身风险和“政治”考虑,新增贷款主要流向企业。

2、从“口惠”到“实惠”,房贷有所增加。
从住户贷款结构来看,5月住户中长期贷款(基本是房屋按揭,故可近似看作房贷)增加2021亿元,环比多增120亿,新增金额创下近4月的新高,这应该与5月12日人民银行刘士余副行长要求“优先满足居民家庭首次购买自住普通商品住房的贷款需求,合理确定首套房贷款利率水平,及时审批和发放符合条件的个人住房贷款”的“喊话”有关。
但5月这个数值与2013年除1月份外(1月份有春节因素)单月最高点2311亿尚有290亿的差距,比去年5月少增271亿,同时5月房贷占新增贷款的比重为23%,环比4月低2个百分点,同比去年5月低11个百分点,说明短期内银行仍对房贷持保守态度。
1-5月,住户中长期新增贷款累计达到10209亿元,比去年同期的10387亿少增178亿,但比2012年的4041亿增幅不少。


3、定向降准再扩大,房贷支持力度有望再提升。
6月16日,央行对符合审慎经营要求且“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和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按照相关标准,此次定向降准覆盖大约2/3的城商行、80%的非县域农商行和90%的非县域农合行,其中招行、民生、兴业、宁波等上市银行6月16日已确认同步获准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根据相关机构估算,此次定向降准可释放资金规模最高上限为2000亿至2500亿元,比上一次翻了一番多。
随着定向宽松货币政策的加码,再加上后续存贷比核算方式的调整又将会带来更大实质性影响,未来资金面将进一步宽裕。6月6日,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再次表示“大力支持个人首套住房的需求,保证中低收入群体改善住房条件”。有了资金的“水涨船高”和政策的“呵护支持”,预计6月房贷新增有望继续保持在2000亿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