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杭州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关于进一步加快萧山、余杭区与主城区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的相关问题,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萧山区余杭区与主城区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萧山余杭将在户籍管理、就业和社保、社会救助、教育等九大重点领域接轨主城区,真正实现“同城同待遇”。
与主城区九大领域一体化
《意见》明确提出,从今年1月起,萧山、余杭两地的户籍、就业和社保、社会救助、教育、公共卫生、市民卡服务、公积金制度、保障性安居工程、公共交通等九大领域的公共服务政策将率先实现与杭州主城区的并轨。
这次《意见》的出台可谓是新年伊始给萧山和余杭人民一个大红包。细细算来,余杭萧山撤市变区已有10多年,但杭州不少政策在发布时会有一个括弧——(不包括萧山区、余杭区)。由于这个“括弧”的存在,不少与广大市民息息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户籍迁移等方面的公共服务政策始终没有统一,这也成为反映最强烈的民生难题之一。而这次《意见》的出台,无疑是主城副城相融合跨出的重要一步。
在如今的杭州,用“寸土寸金”来形容主城区的房价都已经觉得分量不太够了。据合创地产机构数据显示,2014年杭州主城区商品房成交均价为21468元/平方米,而余杭区和萧山区的价格分别为10530元/平方米和12974元/平方米,一直处于一个边缘化的地位,不尴不尬,甚至在区域接壤的地方还出现了仅隔一条街一条河,却因为行政区域的划分,房价每平方米相差几千块的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也让不少萧山余杭区老百姓觉得并没有真正融入杭州主城区。
而随着这次《意见》的出台,萧山余杭“同城非市民待遇”的问题将得到很大程度上的解决,可以说九大率先融合的公共服务,几乎都是推动两区楼市发展的重要条件,这对两区楼市是最大的利好,也是对整个杭州楼市的利好。
楼市销量占比越来越大
据合创地产机构数据统计,2014年杭州十城区商品房总成交量为91822套,其中杭州主城区成交40508套,占比为44.1%,余杭区成交36117套,占比39.3%,萧山区成交15197套,占比为16.7%,由此可见,余杭、萧山两区占据杭州楼市的比重越来越大。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4年杭州全年住宅成交数量上,余杭区以32854套的数量超越主城区的31097套,成为成交量最大的区域,首次实现了主客地位逆转;
从各板块表现来看,2014年杭州表现最抢眼是临平山北、良渚、临平城南和闲林等余杭近郊板块,成交量均在3000套以上;而萧山新区、萧山临浦、余杭西溪五常、余杭勾运路、滨江奥体、城东新城、老余杭等位居第二梯队,成交量在2000-3000套之间。
与此同时,余杭区成为全市成交大区的同时也成为库存重灾区,据数据显示,2014年余杭区的商品房库存已经接近44000套,临平山北、闲林、星桥等板块都面临着“去化维艰”的难题。
整体来看,余杭区一直肩负着承接杭州主城区外溢刚需客户的重任,而萧山则相对比较封闭,一直遵循“萧山人的萧山”思维,与主城区市场存在一定隔阂。2014年,地铁2号线东南段率先运营,进一步拉近了萧山与主城区的距离,待未来西北段通车,或将能再次拉近区域距离,为彼此创造更多的购房消费。而随着一体化速度的加快,余杭、萧山在杭州楼市的比重将越来越大,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
如今,萧山余杭9大公共服务并轨主城区,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在萧山、余杭买房,与主城区一样没啥区别了呢?这次并轨又有哪些方面对两区的楼市影响更为明显呢?
学区房阵营将扩大
在当前“孩子为大、教育优先”的年代,父母可以为了让孩子有好的学校读而“孟母三迁”,也可以忍受交通的拥堵,因而也成就了“学区房”成为楼市奇葩。
好地研究院院长钱贤强认为,这次萧山余杭的一体化政策,不仅一揽子提出了从学前教育到高中阶段的一体化解决方案,而且落实了时间表,其中最快2015年9月份开始萧山、余杭的初中生就可以报考杭二中、学军中学、杭高、长河高中四个省一级高中,虽然只有四个班约200人,但至少让那些尖子生们有了机会。
而且《意见》里明确提出“2018年,统一八城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段学校招生政策,并创造条件加快高中段学校招生一体化”,意味着三年后,将有更多的杭州优质高中向萧山余杭的学子开放,真正共享优质教育。另外,在家长们更关心的小学和初中(入学跟着户口走,民办除外)方面,崇文实验学校 、安吉路实验学校、时代小学等名校都已先后入驻萧山、余杭,意见同时明确“鼓励支持主城区优质中小学(幼儿园)到两区举办、承办和领办新校(园)”,预计今后将有更多主城区的名校资源向两区延伸。
这也意味着,学区房的范围将大为扩展。
公积金贷款门槛或将降低
很多市民发现,拨打12329住房公积金服务热线时,对方会提醒是选“杭州中心”还是“省直中心”,进入“杭州中心”后则又分“杭州公积金”、“萧山公积金”、“余杭公积金”等各种细项。打开杭州市住房公积金中心、萧山公积金管理中心、余杭公积金网等官方网站,可以发现公积金不少政策还是有区别的。
按照之前的规定,杭州市公积金中心职工本人符合贷款申请条件的,最高贷款额度为50万元,职工及其配偶均符合贷款申请条件的,每户最高贷款限额为80万元。而萧山、余杭的公积金政策则要严格很多,比如它们规定,申请人及其家庭成员住房公积金月缴存额合计达5000元(含)以上的,最高贷款额度才能达到80万元。
而《意见》出台后规定,2015年起,杭州公积金中心对两区公积金业务实行统一制度、统一核算、统一管理,5月底前,完成业务制度和审批、服务流程的标准统一,取消存贷证明;今年11月底前,实现系统运行平台和业务数据大集中,全面落实通存、通兑、通贷。
虽然细则未出,但统一制度的规定,却显然将大大降低在萧山、余杭购房使用公积金贷款的门槛和条件。公积金政策的统一标准,是给购房者提供的实实在在的优惠。
价格洼地成为刚需首选
不少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意见》的出台,一些与主城区接壤的板块将会迎来一波利好,比如大江东、未来科技城、奥体板块等板块的楼盘的关注度会大大提高,两地楼市也会随之升温。
据杭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汤海孺分析,从需求结构来看,杭州楼市首置刚需依旧是主力,考虑到余杭萧山价格较低,不少85后在购房时将目标放在了这两个地区,但是由于之前政策的限制也让不少人犹豫不决,而一体化的加速实现无疑将给他们不少信心,尤其是余杭区之前就在医疗教育问题作了不少工作。
汤海孺还提到虽然这次政策出台的利好不少,但是转化成实际的销量可能不太现实,因为一体化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而且2014年下半年政府针对楼市出台的政策已经不少了,原有的这部分需求和消费能力已经有所释放,从这方面来说这两区的楼盘关注度会变高,但升温的过程可能也比较慢。
而萧山方面,钱贤强认为钱江世纪城将是萧山与主城区一体化的最大受益者,在教育、医疗、交通和公建四大方面具有重大利好。教育上不但有杭二中萧山分校,刚刚拿地的万科也将在地块西侧引进崇文实验学校,钱江世纪城实验小学也马上开建,预计也会引进主城区的名校;另外省妇保医院已经正式落户,奥体中心主体育场和博览中心也即将竣工,加上之前2号线东南段的开通,以及以后与4号线、1号线的接轨,钱江世纪城的潜力还是不小的。
据了解,《意见》出台后,余杭萧山两地各个楼盘的看房者明显增多,而不少人正是冲着“一体化”去的。(今日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