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要:
类型一:高价拿地亏本入市 成本过高致去化难
类型二:部分冷门板块内楼盘成交低迷
类型三:板块库存高企 部分楼盘消化不良
类型四:房企内部原因使得项目卖的比较慢
文/住浙网研究员 路飞
得益于新政前的成交大爆发,杭州楼市的商品房库存已经从年初的16.5万套跌至如今的11万套左右。
然而,在今年去库存的大背景下,仍然有那么一部分楼盘,呈现的是另外一番景象。
那么,究其原因,是什么使得这部分楼盘卖的比较慢呢?
部分卖的较慢楼盘详情(数据截至11月底)

类型一:高价拿地亏本入市 成本过高致去化难
高价拿地却迟迟未开盘,高企的保本房价导致项目的入市价格偏高,中企艮山府显然是一个典型的范例。

艮山府实景图
于今年5月份首开的艮山府,距离拿地时间(2009年12月24日)已经超过整整六年,而艮山府当时的拿地楼面价已高达18206元/平米。六年多下来,综合建安成本、财务及税费等,其毛坯保本售价至少应在3.6万/平方米之上。
虽然今年艮山府以不到3万/平米的亏本价入市,但是同周边德信大家钱江府26856元/平米相比还是高出不少。
中企艮山府和德信大家钱江府成交详情对比
注:统计时间为今年5.7(艮山府首开)至11月底
楼盘 | 成交套数 | 成交面积(㎡) | 成交均价(元/平米) |
中企艮山府 | 186 | 22088 | 29862 |
德信大家钱江府 | 535 | 51199 | 26856 |
截至11月底,中企艮山府去化2.2万方,仅占其总建筑面积的14%。
类型二:部分冷门板块内楼盘成交低迷
杭城一些近郊板块以及配套不成熟又缺乏产业支撑的冷门区域,例如九堡、下沙等,其中的一些楼盘也在这次去库存的大潮中表现不佳。

下沙等冷门区域有着较多卖的较慢盘
首当其冲是下沙,板块内的丰隆百翘香江到今年11月底项目仅成交2.3万方,但由于项目整体体量仅为6.2万方,去化率为37%。
面临相同窘境还有位于临平北的中铁逸都,项目虽然早已于2013年7月开盘,但由于整个板块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3年来项目仅8.6万方的成交,36%的去化率还是不够理想。
类型三:板块库存高企 部分楼盘消化不良
早已于2015年5月9日首开的昆仑华府截至11月底去化5.7万方,去化率27%;更早开盘的汉嘉柒号也不是很理想,仅去化6.7万方,去化率为38%;同一板块的卓越蔚蓝领秀目前去化面积为5.4万方,去化率23%。

昆仑华府鸟瞰图
以上项目,分别位于良渚新城和丁桥长睦等当前热门刚需板块,板块库存都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据数据统计显示,良渚当前的显形库存已高达37.5万方,丁桥长睦的库存量也达到23.8万方的高位。
过高的供应量,使得这些板块内的部分项目仍然处于“消化不良”的状态。
类型四:房企内部原因使得项目卖的较慢
还有那么一部分卖的较慢盘,导致其销售无力的原因出在了房企内部,比如说位于滨江的恒大城市之光。
自恒大在7月底完成对嘉凯城的全面收购后,旗下的项目就集体处于封盘状态,城市之光在8月之后已无成交显现。

恒大城市之光鸟瞰图
截至目前,城市之光仅成交1.6万方,去化率17%。据相关人员透露,城市之光目前还在封盘中,开盘时间待定。
此外,前面提到的汉嘉柒号是由新城集团收购,而后改名为新城红郡,不过,和城市之光有所不同的是,在经历收购的缓冲期后,近期新城红郡的成交出现了明显的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