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住浙网 艾维
住浙网一直关注学区房的动向,近期尤甚。因为学区房的话题进入了全国两会的语境。
据新华社报道,习近平主席在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中,看望了医药卫生界、教育界的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
在谈到教育公平的话题时,他说:“解决教育公平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就是在北京这个问题也很突出。所以学区房加价很高,都往好学校的片区钻啊。”
这个重要判断,其一,明确指出教育公平是大城市的突出问题;其二,点到了学区房的高价现象。
因此,北京市或很快会有动作。去年,北京实施了“六年一学位”、“多校划片”等措施,给学区房降温。
PART 1
率先动作的是杭州和上海,这两个学区房现象突出的城市。杭州的动作更早一点。
3月12日的杭州媒体报道, 《浙江省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正在征求意见建议,其中让人眼前一亮的是——今后全省优质高中有70%以上的招生名额,会按照学生比例分配到初中。
这是“名额分配综合素质录取”新政的浙江版。这个70%的分配比例,需要一段时间来达成,以杭州为例,今年大概率会按照60%的比例来操作。
回顾>>这个消息,对学区房的冲击有多大
3月16日,上海放了个大招,沪版“名额分配综合素质录取”新政中,直接将名额分配生的比例定到50-65%。
魔都家长群“炸”了!不出意外,学区房会懂得收敛
图源网络
什么意思?有自媒体拿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的建平中学(区属市实验性示范高中,以前俗称的市重点中学)举例,假设
图源网络
建平中学明年的计划招生400人,那新政后,它需要拿出200-260人的名额,去走“名额分配综合素质录取”招生通道。
→先拿60-78个名额,走按区分配
→再拿140-182个名额,走按校分配,均匀的分给所在区的每一所未挑选生源的初中
算下来,建平中学明年招生计划里,有将近42%的生源都要按校分配。
这意思就是,你本来花100块买的学区房,现在有将近50块的资源消失了。这被视为那些主打初中,或者菜小+主打好初中的的老破小来说,它唯一的竞争点被削弱了。
研究员在住浙网的分析文章中所讲,家长需要对孩子升学路径进行新规划——今后到底是买优质小学+优质中学的双优学区房,去拼中考?还是买优质小学+普通中学的单优学区房,去争取分配生名额?
当然了,上海、浙江新政的初心不是为了抑制初中学区房,完全是因循着素质教育的理念,有利于公办、民办学校均衡发展,形成良性发展的教育生态。
有媒体认为,沪版新政对于上海的教育体系来说,显然是一次教育资源的重新洗牌,具体诉求有2方面:
1 办好家门口的学校
2 破除唯分数论,要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
对于杭州的教育体系而言,同样会面临调整,但这个过程会旷日持久。
PART 2
还要说回学区房,在住浙网的讨论群和后台,已经有网友在议论,这对于杭州学区房究竟是利好还是利空?我手里有初中学区房,该怎么操作?
要看到,对学区房有执念的多为中等收入家庭。这也是住浙网的主要受众群体。我们并不赞成,为了学区房把生活变成了一场军备竞赛,倾其所有,拼尽全力,东借西挪,心理压力巨大。以至于升学政策稍有变化,就会放大焦虑。
研究员“圆滑”一把,先表态三句话:
1. 现在说不准。得承认,自己的能力有限,就像本人测不准A股的走势一样;
2. 其次,杭州版的实施细则还没出,即使实施了,不妨让“子弹”飞个两三年,再回头评估效果;
3. 也有人认为,此新政利空初中学区房,对小学学区房反倒个利好。我觉得,这有点过于自信了。要看到,抓教育公平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组合拳,这个新证只是第一步,接下去,杭州会考虑“六年一学位”、“多校划片”等做法。
那是不是学区房要成为“过去式”?也不是。
从新政实施到达到目标,这中间不会一马平川。譬如,尽管名额分配比例明显增加,可在重高招生计划不变的情况下,增加的名额具体分配到杭城各初中,每所初中实际增加的名额并不多。到最后,更多家长还是选择优质初中,拼中考。
只要高考的指挥棒依然存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客观事实依然存在,或者说人类“教育改变命运”的理念不变,层层传导之下,学区房还会存在很长一段时间。
学区房的光环固然不会立马消失,但也看到了天花板,要想在一线城市继续横刀立马、烈火烹油,恐怕机会越来越小。
PART 3
教育公平是人类大同目标,就像“绝对零度”一样,可望不可及。绝对的公平达不到,人们只能做到相对公平,且不公平是常态。要承认,每个人生来的秉赋、特长、智力水平是不一样的,教育就像一个光谱,找到合适自己的那一束光,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真让普娃去接受“中科大少年班”的优质教育,并不是公平,很可能会把一个人给毁了。
眼下,家长们过于焦虑,忘了一个简单的事实:优秀的孩子,无论住什么房,无论上哪个小学都会脱颖而出。或许,家长该把注意力更多放在孩子身上,而不是放在房子上。
妥善解决好学区房也是“解决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的范畴内。主政者需要做的是防止学区房的“吞噬力”膨胀,不出意外,接下去会有一波针对学区房的“调控”。具体表现为:
1.发动中介机构自查二手房挂牌价,明显高于市场价的要下架。事实上,挂价离谱的往往有学区房的影子;
2.减低学区房的含金量,譬如确定“六年一学位”,降低学区房在二手房市场的流转率;
3.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上,力求平衡。体现为:一不允许民办学校“掐尖”成风,表现为锁区摇号、公民同招;二不允许公办的优质初中和普通初中差距越拉越大,就是推出重点高中分配生制度,让普通初中的“鸡头”比优质初中的“凤尾”上重中更有把握,予以分流;三是公办、民办学校均衡发展,譬如一律都参加中考,开通民办学生回归高考的通道,也可以选择走体制外的路,去国外读大学,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想象力。
在因城施策下,杭州还留有后手,可以打的牌还有几张。
让每个孩子能快乐、健康、阳光成长,条条大路通罗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