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官宣了!杭州的新十区揭晓

文/住浙网研究员  艾维

今天上午,杭州市召开大会,官宣了行政区划调整尘埃落定。

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杭州市上城区、江干区,设立新的上城区;撤销杭州市下城区、拱墅区,设立新的拱墅区;撤销杭州市余杭区,设立新的余杭区;设立杭州临平区、钱塘区。

一句话概括:动了现有5个行政区,在此基础上设立了4个新区,同时钱塘新区“升格”为钱塘区。所以,杭州仍是十区,它们分别为:

上城区、拱墅区、西湖区、滨江区、萧山区、余杭区、临平区、富阳区、临安区、钱塘区。

PART 1

此轮杭州市行政区划调整,研究员有些感想,用几个关键词来串连吧。

第一个关键词,长大

随着钱塘区、临平区全新加入,杭州市喜添新人,“全家福”又有新意。同时,市区面积也将再度扩容,达到了历史峰值。(常住人口突破了……)

第二个关键词,重逢。

杭州古称钱塘,母亲河是钱塘江,钱塘区是众望所归。同样,1958年临平曾设区,此番是半个世纪后重现杭州市版图。正所谓:每一次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第三个关键词,告别。

杭州人要暂别下城区和江干区,但仅仅是在行政区划、市民中心等机构上看不到这两个名字,在许多杭州人的心中,会给下城、江干留下两个位置,数十年的陪伴,这两个名字是有温度、有记忆的。

第四个关键词,发力。

尤其是区划调整到的五个行政区,包括新设立的临平区和钱塘区,会憋着一股劲,来个一鸣惊人,“后生可畏”啊。杭州市全面实施的“新制造业计划”,让临平区、钱塘区站上了风口。

杭州钱塘江畔气象万千

第五个关键词,开放。

杭州这10个区既是兄弟,又是竞争对手,在一个“大争格局”中赶学比争,力争上游。余杭区分拆后,新的“浙江经济第一区”又有了悬念,萧山区、新上城区、新余杭区、滨江区都有能力争一争,当然还要看宁波的前三强,2020年鄞州区GDP2266亿,北仑区、慈溪市均超过了2000亿。

竞争格局,相当的开放。

PART 2

忆往昔,峥嵘岁月愁。

七十余载,杭州行政区分分合合,大的调整也发生过几次。

1949年,杭州解放,第一区更名上城区,第二区更名中城区,第三区更名下城区,第四区更名西湖区,第五区更名江干区,第六区更名艮山区,第七区更名笕桥区,第八区更名拱墅区。

1958年的区划调整力度很大:杭州市原辖上城、下城、西湖、江干、拱墅5区和萧山、富阳两个县,又新设了临平、上泗、三墩、塘栖、笕桥5区,加起来是十区二县。

其后将近40年间,这几个行政区分分合合,你唱罢我登场。1978年杭州设立了半山区,直到1990年1月17日,撤销杭州市拱墅区、半山区,设立新的拱墅区,主城五区——上城、下城、西湖、江干、拱墅区正式登场。

1983年的杭州市区图,留意城北的“半山区”

1996年12月12日,新设立滨江区。2001年,萧山、余杭撤市建区,杭州八区浮出水面,并持续了10多年。

2014年12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富阳撤市建区。欢迎你!杭州“第九区”。

2017年8月,浙江省人民政府撤销临安市,设立杭州临安区。

临安青山湖

至此,杭州十区的格局正式定型。经此变迁,杭州行政面积急剧扩大,从曾经的430平方公里扩展到当前的8003平方公里,超过了上海,成为江浙沪面积第一大城市。

PART 3

跟4年前临安撤市建区的定向微调不同,眼下的这一轮区划调整,是总揽全局、通盘考虑,牵一发动全身。

实践中,现有的区划结构带出的问题渐多——

1、 最近10年,杭州市辖区面积急剧扩大,城市结构、功能和产业布局有了很大变化,但行政区划基本没变。亚运会主会场所在的奥体板块,涉滨江、萧山二区;钱江新城隶属于上城区、江干区的部分傻傻分不清楚;介绍余杭区时,新杭州人眼睛盯着未来科技城和阿里巴巴,忘了行政中心其实是在临平。这样的“模糊地带”,跨区办事就会产生额外的协调、组织成本,亟须理顺。

2、 同为杭州的区一级单位,管理范围差异极大,小的只有18平方公里,大的超过3000平方公里,相差何止百倍。像上城、下城这样的“袖珍区”螺丝壳里做文章,难免会有“何时能有广阔天地”的慨叹。

3、 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划、产业布局不相匹配,数字产业、先进制造业几乎每个区都在提,相似的产业园“叠床架屋”,真正能拿得出手的企业、项目、拳头产品并不多,这样下去会陷入“内卷”。通过区划调整,明确各个区的产业定位与功能,焕发各自的积极性,避免重复建设、恶性竞争。

4、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在锁区摇号的背景下,一河、一路之隔,落差巨大。

…………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2020年,杭州市等来了“区划调整”的东风。

2020年4月9日,国家发改委官网发布《2020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 明确提出“完善部分中心城市市辖区规模结构和管辖范围,解决发展空间严重不足问题。”这是发改委吹响“区划调整”的启航号角。

之前,浙江省政府提出“探索推行扁平化的行政管理体制,完善省管县体制机制,提高中心城市统筹资源配置能力,有序稳妥推动中心城市行政区划调整”的城市现代化治理举措。

目前,称得上浙江中心城市的,无非一杭一甬。近两年,杭州、宁波均有区划调整动作。 

杭州的区划调整并非单纯的区域扩展,而是功能性的突破,是科学决策、审慎论证后的结果。

譬如,上城区、江干区同处钱塘江边,具有相同的沿江概念,合并之后,可使拥江发展的实施更加整体划一。

钱塘区的下沙将专注于钱塘科技城的定位,大江东组团是先进制造业的高地,也是工业4.0的集聚地。

PART 4

区划调整之后,会有哪些变化?

猜想一:各区GDP总量会有变化,新的经济第一区既非余杭也非萧山。

这是研究员根据2020年十区GDP的数据,做了一个静态的加法,得到这么一张图:

杭州十区GDP数据(非权威发布,仅供参考)

在全新的行政区划中,新的上城区以2218亿登顶,超过了萧山区,而余杭区、拱墅区、滨江区差距细微,相差不过100亿,一个相当开放的格局。

在拆分之前,余杭区以3051亿的GDP总量一骑绝尘,拆成两个区后这家怎么分?

目前,东西两区的GDP拆分尚无精准数据,按照产业强弱、街道数量大致按照“四六开”来分,西边的余杭区继承60%即1850亿,东边的临平区拿到1200亿。

余杭区拆分后,“浙江经济第一区”宝座将让贤,同时为了推动各区域的平衡发展,很可能让临平区进入主城区享受主城区教育资源。

届时,将形成:

以未来科技城、良渚新城为核心发展的互联网新兴创业区——余杭区。

以临平、乔司为主的智能制造、东部卧城——临平区。

即便受疫情影响,余杭区2020年的GDP增速达5.3%,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数字经济、互联网产业功不可没,贡献了2322.06亿元产值,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未来产业”正成为余杭经济新的增长点。

按照年均8%的增速,余杭区大概率能在十年内,重新成为杭州各区的GDP“一哥”。

当然,两区合并GDP并非“1+1=2”那么简单,会有强强联合的倍数效应,也会有关停并转后的损耗;全新数据还有待观察一段时间。

PART 5

重点来说说对学区的影响,毕竟,这个影响对于普通市民来说,最直接。研究员展望一下全新区划下的优质学区

拱墅+下城

下城区居民是乐意和拱墅区“牵手”的,特别是家有学生的,摇初中的选择余地会大好多。但要提醒一下,下城、拱墅教育资源一体化可能会有一个过渡期,等待细则就是了

民办小学:长江、育才附小、观成、杭州上外世界外国语学校

公办小学:文澜实验学校、卖鱼桥小学、育才登云、安吉路实验、华师大附校(九年制)

民办初中:文澜、育才

公办初中:文澜实验、华师大附校、大关实验、文晖中学

杭州文澜实验学校

江干+上城

学区方面将形成超强教育资源集合,与拱墅区、西湖区并肩。

民办小学:时代、采荷实验、新世纪外国语;               

公办小学:崇文、天长、钱外、胜利、采荷;

民办初中:建兰、采实;               

公办初中:新城实验、杭州中学、钱外、采荷中学。

余杭区

民办小学:天元公学、文澜未来科技城学校、英特西溪外国语

公办小学:海曙小学、海创小学、仓前小学

学军托管的三中、四小

天元公学效果图

临平区

民办小学:北外杭州橄榄树学校

公办小学:育才实验、临平一小

公办初中:临平一中、临平三中

钱塘区

民办小学:杭高启成学校、养正小学、杭实外国语学校

公办小学:杭州文海实验文清校区

PART 6

如同一个孩童长成壮年,个头猛长,原先的衣服已经不够穿,捉襟见肘了,自然要做调整。

这是此轮行政区划调整的出发点。

用官宣的语言——杭州行政区划调整的出发点,是为了城市更好更均衡的发展?? ……